第175章北境告急!-《国运:开局死谏,祖宗李二看麻了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一个月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月后,军器监的第一批燧发枪,必须列装部队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月后,渭水河畔的‘神种’,必须成熟,让关中粮仓充盈。”

    “到那时,”木子于转过身,看着叶卫青,眼中闪烁着骇人的光芒。

    “当我们的士兵,人手一支打不湿的火铳。当我们的粮草,足够支撑五十万大军北伐三年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”

    “我们就不需要谈判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,去给他们定规矩。”

    叶卫青看着眼前的木子于,这个平日里冷得像一块冰的男人,此刻,却像一团燃烧的烈火。

    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!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“就这么办!”

    他站起身,走到木子于身边,拍了拍他的肩膀。

    “贤弟,这场豪赌,朕,陪你一起下注!”

    叶卫青立刻唤来张忠贤。

    “传旨,命礼部尚书为正使,鸿胪寺卿为副使,即刻启程,前往雁门关,与突厥议和。”

    “告诉他们,朕只有一个要求,”叶卫青的眼中,闪过一丝狡黠,“无论如何,给朕……拖上一个月!”

    “派谁去?”

    “一个足够贪财,足够怕死,又足够聪明的胖子。”木子于的回答毫不迟疑。

    叶卫青秒懂。

    “张忠贤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奴才在。”胖太监从门外连滚带爬地进来,他一直在偷听。

    “朕不派你去。”叶卫青摆摆手,“你去,太明显了。”

    他看向门外,声音提高了几分:“传,京兆尹钱福坤,即刻觐见!”

    半个时辰后。

    京兆府尹钱福坤,这位靠着精准一跪换来泼天富贵的胖子,此刻正跪在御书房冰冷的地板上。

    他的面前,放着一份措辞强硬的国书。

    “钱爱卿,此事,非你莫属。”叶卫青坐在龙椅上,语气温和。

    钱福坤快哭了。

    出使突厥?去那个杀人不眨眼的狼窝?跟那群要割让三州之地、索要千万白银的蛮子谈判?

    这不是要他的命吗?

    “陛……陛下……臣……臣只是一个京兆尹,手无缚鸡之力,恐……恐有辱国体啊……”钱福坤的声音带着哭腔。

    “就是要你手无缚鸡之力。”木子于从一旁的书架后走出,手里拿着一本地理图志。

    “你去了,才能向他们证明,我大唐是真的‘怕了’,是真的有‘诚意’在谈判。”

    钱福坤看着这位铁血元帅,腿肚子抽筋抽得更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可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没有可是。”木子于将图志合上,放在他面前,“这是鸿胪寺绘制的草原地图,上面标注了所有部落的位置和风土人情。你此去,代表的是大唐天子。”

    叶卫青接口道:“朕封你为从二品鸿胪寺卿,赏黄金千两,锦缎百匹。你家人的安全,朕会派御林军亲自看护。”

    “你只有一个任务。”木子于的目光落在钱福坤脸上,“拖。”

    “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时间。跟他们为了一个银矿的归属吵上三天,为了一座草场的划分扯皮五天。”

    “你就告诉他们,我大唐地大物博,这些事都要层层上报,皇帝一个人说了不算。”

    “总之,你要让他们相信,我们真的在认真考虑他们的条件。”

    胡萝卜加大棒。

    钱福坤看着眼前的君臣二人,一个唱红脸,一个唱白脸,他知道自己没得选。

    他看着那本地图,又看了看皇帝许诺的官位和赏赐,眼中那点对死亡的恐惧,渐渐被贪婪所取代。

    赌了!

    富贵险中求!

    “臣……臣领旨!”钱福坤一咬牙,重重磕下一个头,“臣纵然粉身碎骨,也定不负陛下和元帅所托!”

    “去吧。”叶卫青挥挥手,“明日就出发。”

    钱福坤走后,御书房内再次陷入安静。

    “一个月。”叶卫青看向木子于,“真的够吗?”

    “够。”

    木子于转身,离开了御书房。

    叶卫青看着他的背影,没有再问。

    他抓起龙案上那张画着燧发枪的图纸,头也不回地走向了城南的军器监。

    而木子于,则翻身上马,朝着相反的方向,渭水河畔的皇家农庄,疾驰而去。

    一个主工,一个主农。

    一个负责铸造杀人的剑,一个负责打造活人的盾。

    两个来自异世的灵魂,在这座风雨飘摇的长安城,开始了一场与时间的疯狂赛跑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