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【木正居把自己活成了一座碑。】 【一座压在皇权之上,却又托着皇权的碑。】 【他让皇帝敬他,怕他,却又离不开他。】 【他让百姓爱他,信他,把他当神来拜。】 【但他自己呢?】 画面切到了一个深夜。 木府的书房,灯火如豆。 百岁高龄的木正居,颤巍巍地提起笔,在那本留给后世朱玖的笔记上,写下了那句调侃: “记得给我烧点纸,顺便骂一句朱祁镇那个小王八蛋。” 写完这句话,他笑了。 那是他一生中,为数不多的,卸下所有面具,露出真性情的时刻。 他不是什么圣人,他只是个来自后世,心怀热血,想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的普通人。 【历史书真的太小了。】 【它记不住这盏灯火下的笑容。】 【它记不住那个在寒风中为了大明国运,把自己活成“人瑞”的老人的孤寂。】 【它只记得结果。】 【只记得盛世。】 【但历史书又太大了。】 【因为它承载了太多像木正居这样的人。】 【从大禹,到诸葛亮,到岳飞,到于谦,再到后来的朱玖,以及那个模糊的教书先生。】 【他们一个个走进那本书里,把自己的血肉化作墨水,把自己的骨头化作书脊。】 【硬生生地把这本写满了苦难的书,撑了起来!】 【撑成了一部——《史书》!】 天幕外。 “太小了……” “是啊,太小了。” 朱元璋摸了摸龙椅冰冷的扶手。 “木圣人。” “若你真在那个世界。” “咱老朱,敬你一杯。” 老朱端起茶盏,也不管茶水凉没凉,一饮而尽。 画面中的烛火熄灭了。 但天幕并没有结束。 那个模糊的教书先生的身影,再一次浮现。 他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。 他只是站在黄河边,背朝着太阳,看着那滚滚东逝的流水,静静地站着。 【木正居走了。】 【朱玖走了。】 【他们完成了他们的使命。】 【他们一个是开创者,在荒原上点火。】 【一个是中兴者,在废墟上重建。】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