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朱棣在永乐位面,狠狠地灌了一口酒。 “痛快!” “真特么痛快!” “原来这才是‘不在乎’的真意!” “不是不把东西当回事,而是把天下人都当成了大明的……什么来着?打工仔?” “对!就是打工仔!” “你们学吧,学得越好,干活越利索,大明就越富!” 这一刻。 关于傲慢的争议,烟消云散。 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: 那个大明学生扔出去的不仅仅是一本书。 而是一个时代的项圈。 谁捡起来,谁就被大明拴住了。 天幕的画面逐渐沉静下来。 一本厚重的史书,在屏幕中央缓缓翻开。 书页泛黄,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。 【历史书太小,装不下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。】 【历史书又太大,装下了华夏五千年历史。】 【当我们翻开《明史·木正居传》的时候,看到的也许只有寥寥几千字。】 【生于何年,死于何月。】 【历任何职,有何功绩。】 【即使加上后世对他“木圣”的尊称,加上那些诸如“再造乾坤”、“万世师表”的溢美之词。】 【对于那个活生生的人来说,都太轻了。】 画面中,文字开始剥落,化作点点光影。 重组成了那个老人的一生。 年轻时的木正居,在安县令府上扫地,手里拿着一本破书,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渴望。 那时候,没人知道这个扫地小生,未来会成为大明的掌舵人。 壮年的他,站在永乐大帝的身后,指点江山。 他送走了六个儿子,史书上只会写一句:“六子殉国,公无怨言。” 但这四个字背后,是多少个深夜里,一个父亲无声的痛哭? 是多少次午夜梦回,看到儿子们满身是血地喊“爹”时的惊醒? 再到老年的他,拄着拐杖,面对着那个即将御驾亲征的曾孙辈皇帝朱祁镇。 他心里清楚,历史的修正性是难以改变的。 光这一句,立嫡长子不立贤,就不能废。 第(2/3)页